被称作最后儒家圣人的曾国藩家有一个治家八字诀,即“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后经曾国藩反复斟酌,调整为“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书写寄回,挂于堂上,警诫全家,垂示后世子孙。细细品读此八字,笔者多有感慨。
书就是家中要有藏书供子孙阅读;蔬就是要种好一园蔬菜;鱼、猪即是要重视养鱼、喂猪;早就是要早起;扫就是要打扫卫生,注意清洁;这些都容易理解。惟有“考、宝”二字须略加阐释。考者,实则就是敬奉先祖。考本是过世先人中的男性,如过世的父亲,称先考,祖父称祖考。然而,考又不仅仅是考,也包括妣,原文下有注释:“言考而妣可该也。”意思是说考中是包括妣的,所以只说考,大约就是为押韵起见。妣就是逝去的女性先人。总体来说就是家庭要适时进行祖先祭祀。宝呢,曾家祖上有言:“人待人,无价之宝。”就是要善以待人,善待亲戚朋友,乡亲邻里,即是说能以忠诚待人就是无价之宝。
八字两韵,“书、蔬、鱼、猪”用的是“姑苏”辙,以平声押韵;“早、扫、考、宝”用的是“遥迢”辙,以仄声押韵。从内容上看,两韵是有区别的,“书、蔬、鱼、猪”主要是指家庭的物质建设,当然,书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但书终究是要花钱买的,因此归入物质建设范畴。曾国藩一生俭朴,家书中也屡屡力戒奢侈之风,劝子弟避免纨绔气息。他说:“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有此二字,家道断无不兴之理!”但唯有购书舍得花钱,以至后来富厚堂藏书竟达数万册之多。而“早、扫、考、宝”则重在行为规范,活动指导。“一日之计在于晨”,无论读书、做事,早晨都是绝好时光,故古人历来强调早起,“天上掉下来也要起得早。”起早起晚就是评判勤劳与懒惰的重要标准。家庭环境卫生是必搞不可的,《朱子家训》开篇就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敬奉祖先,常怀感恩之心,是孝道的体现,同时可以团结人心,垂范后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曾国藩不仅要求家人善待亲友邻里,信中还曾告诫家人,要象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对待家庭佣人、仆人。仁者爱人,善待他人,也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此外,治家八字中没有提到作田种粮,何故?民为国基,食为民命,大约作田种粮既是家事,更是国事,故未入治家之列。
曾国藩正式书写时,调整了八字次序,把物质内容后置,同时,将“考、宝”放在最前面,其用心之良苦可见一斑。
治家八字在农耕文明时代,作为乡居准则已是十分完备了,若家家都能如此,家道断无不兴之理,而国道也断无不昌之理,细细品读这八字,尽皆入情入理。即是时代变迁,时至今日它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尤其值得为官之家、豪富之家品读借鉴。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姜福成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