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交通乱象
母亲带着儿子在车流人海中随意闯红灯。
有交警在,闯红灯的女摩托车主一脸歉意地边开车边道歉。
红灯亮了,小轿车和三轮车仍“勇往直前”,越过斑马线,当看见有交警在执勤,连忙踩刹,将车停在十字路口中央。
只要凑够一拨人能走了,无关红绿灯,无关斑马线……这是网上流传甚广的一个段子,描述的是“中国式过马路”。3月13日,记者和县文明创建办、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一起,现场直击宁乡市民“中国式过马路”等交通陋习,并做相关调查。
现场直击:
单个路口十分钟闯红灯27次
3月13日下午,在人民中路与八一路交叉路口(龙头湾路口),记者蹲点守候,发现行人闯红灯的现象相当普遍,在16点22分至16点32分十分钟时间内,便有27位行人闯红灯。
据了解,该路口从大西门往老站方向红灯时间约为45秒(车辆通行),绿灯时间约为15秒(行人通行)。人民中路为双向四车道,宽度约15米,八一路为双向二车道,宽度约10米。按一个成人步行速度为1.5米每秒计算,从大西门开发药号过马路需要7秒左右,市民过马路的时间足够。
但记者看到该路口四个方向不断有人闯红灯。不少人有说有笑、不紧不慢地闯红灯,机动车只能停下来等着。有些人急匆匆穿过,而有些人走到路中间,看到车子过来暂停,车子开走又赶紧横穿马路。在闯红灯的行人中,记者发现以女性和老人偏多。
16点30分左右,人民中路路口显示红灯,一名四五十岁的阿姨好似没看见,径直横穿马路。交警上前将其拦下,“我看到车子没走,就想趁机赶紧过去。”这名阿姨如此解释。
随后,一名30多岁的少妇牵着孩子一路小跑横穿马路闯红灯,面对交警的示意毫无反应,当记者追上前欲采访,少妇连忙挥手,表示赶时间,下次一定注意。
记者调查:
30名调查对象只一人称从未闯过红灯
针对市民闯红灯的现象,3月14日,记者随机调查了30位市民。
你会不会闯红灯?14名市民表示“有时闯红灯”(一月4次以下),12名市民表示“经常闯”(每天约一次),3名市民表示“曾经闯过”(有过闯红灯行为,其中有名9岁男孩称在父母亲陪同下闯过红灯),仅有1名市民表示“从未闯过”。从中可以看出,闯红灯这一行为在行人中已经比较普遍,甚至远远超过不闯红灯的人数。
那么市民为什么会闯红灯?“看见别人走了,下意识地就跟过去了,没多想,反正大家一起走也会比较安全”,市民龙女士说,在30名调查对象中,11位市民跟龙女士的答案相似;而市民姜女士则表示,一般会在没车通行的时候选择闯红灯,“路上几乎没有车,闯红灯也就没有危险”,像姜女士一样,调查中持该种观点的市民占了9位;还有7位市民认为,等红灯的时候心里一般会比较焦躁,“尤其是碰上有急事的时候,就不会想这么多了”,受访者喻先生这样表示。此外,还有两位市民认为“车子应该让行人先通行”。从调查中记者发现,闯红灯行为大多并不是因为外在客观原因的压力导致,多数市民闯红灯出于一种从众、急躁的心理。
在被调查对象中,唯一一位称自己从未闯过红灯的是菜农刘先生,在他看来,闯红灯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命要紧,等个几十秒钟,慢一点走没关系。”刘先生说。
从记者的调查结果看,几乎每一个市民都知道“不该闯红灯”,但是真正做到的少之又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易国民告诉记者,市民闯红灯的现象在我县相当普遍,“对于机动车,有电子警察对其约束,但对于非机动车、假牌套牌车,尤其是行人,电子警察对其没有约束力,只能通过路面纠违、文明劝导在现场解决问题。”易国民说,对于行人闯红灯、不走人行道的行为,路面民警在现场执法中经常会遭遇白眼,“有时候,我们的民警对行人闯红灯进行劝导教育,有的人就会说‘我走我的路,关你什么事’之类的话。”在易国民看来,市民的这种行为,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交通守法意识的淡薄。
红绿灯,生命信号灯,抢一秒,毁一生。
调查中,记者发现,很多人虽然知道闯红灯会有危险,但总是觉得交通事故是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2012年1月至10月,全国因闯红灯肇事导致交通事故4227起,共造成798人死亡。2011年,全国因不遵守交通信号违法行为导致交通事故4768起,共造成6143人受伤、1175人死亡。同时,在导致道路交通事故最多的违法行为中,违反交通信号位居前10位。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科的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1日至2月28日,县城区因闯红灯导致发生交通事故30多起,20多人因此受伤住院治疗。
文明交通 从我做起
行人闯红灯,既危及自身安全,也有损县城文明形象,那么,如何破解这一困局,对市民的这一行为进行约束?
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不少城市都下大力气整治行人过马路的行为。3月7日,杭州对行人闯红灯开罚。根据交通法,行人闯红灯将被处以警告或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对非机动车闯红灯处20元罚款。仅整治行动首日,杭州交警查处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就达960起。而宁波交警仅整治第一晚短短几小时时间,就查获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958起、行人闯红灯215起。
但从记者与交警现场执勤情况看,非机动车、行人违法行为量之大远超警力所能,专项整治也极难做到“面面俱到”。易国民告诉记者,我县城区共有31个路口,交通流量极大,县交警大队有限的精力实在难以做到对城区31个路口全部进行路面纠违。他认为,交通守法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从课堂开始。
“文明过马路,要注重习惯的养成,小手拉大手,要大人做给孩子们看,也要学校里重视这方面的教育。”易国民说。
采访调查中,记者也发现,“中国式过马路”、闯红灯等不文明交通行为,其实大部分人都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大部分市民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市民肖女士认为,对人们的行为习惯,既要用法律法规加以约束,同时缺少不了道德的教化,文明交通,关键还是要从每位市民自身做起。“我们也常抱怨交通秩序不好,但说不定我们自己也是造成秩序不好的一份子,所以耐心等绿灯亮起、走斑马线,这些显然都不是大事,但又都是我们没有做好的‘小事’,所以我们应该从我做起。”
也有市民建议,在红灯人行道口增添“语音提示”行人,“既提示、又警告了行人。”市民李先生说。
县交警大队一中队队长肖艳表示,不文明交通行为的改善,不仅需要交警部门的劝导和说服教育,也需要市民的配合和媒体的大量宣传,逐步提高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识。“今后我们交警大队将进一步加大文明交通管控力度和文明交通劝导力度,希望广大市民走人行道,不要闯红灯。”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彭倚 贺美容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