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岁钱的变迁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肖家璇 编辑:陶湘 2013-03-09 09:34:16
—分享—

  当新年的钟声在除夕守岁时敲响,璀璨的烟花在高空尽情绽放,吉祥的春联肆意地贴在墙上时,又到了长辈们给盼望已久的孩子们发压岁钱了。孩子们一个个喜气洋洋、眉飞色舞。龙年除夕,我坐在外婆家的火炉边,听长辈们讲压岁钱的故事,品味着压岁钱的欢乐与变迁……

  那时的除夕夜,妈妈还很小,没有电视看,更没有如今热闹非凡的春节联欢晚会。但外婆一家人围坐火炉,甜甜蜜蜜地吃着年夜饭,尽管端上桌的是一盆如筷子长的瘦鲢鱼,十几个人的大家庭每人只能沾一点儿尝尝味(这可是要从大年初一吃到元宵节那天的,鱼自然只能供大家观赏观赏)。但除夕的饭吃得格外地香,饭后的盛大仪式就是发压岁钱,这可是妈妈五个兄弟姐妹们迫切想得到的最好过年礼物,大家哪儿也不去疯玩了,规规矩矩围坐在火炉边,任外婆将柴火拨得旺旺的,直等到眼皮打架,头耸拉着像鸡啄米一般支撑不住时,外婆才从围兜里摸索着……终于,给每人发了2毛钱压岁钱,原本无精打采的孩子们立刻精神起来、喜笑颜开。妈妈把这2毛钱放入口袋中,捂着美滋滋地进入梦乡,就像财主守护着自己的金窖一样。然而第二天翻开口袋一看,压岁钱莫名其妙地不翼而飞。哪去了呢?原来又被外婆拿了回去,说是存起来,还未上学的妈妈于是大哭大闹。接下来的除夕,外婆将压岁钱涨到了1元、2元、5元,后来连10元的大钞都有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党的富民政策不断深入人心,农村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话、手机、电脑、汽车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压岁钱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5元、10元的很少有人给,尽是百元“ 大 团结”了。最近三年,我随父母挨家挨户走亲访友拜年,红包接二连三塞来,大人们的热情挡也挡不住,说是压岁钱,一定要我笑纳才行,打开一看,少则一百两百,多则四百、五百,让我惊诧不已,继而怀疑妈妈儿时2毛钱的压钱故事是否真的?今年,我把这些压岁钱全部存入银行,整整一万多元!妈妈戏说我是“万元户”了(要知道以前的“万元户”是一个地方的首富啊)。抱着“万元户”,我有些不踏实,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仔细想想,少了妈妈那份守候压岁钱的乐趣,也许只有辛苦赚得的钱才是倍加珍惜、记忆犹新的,压岁钱也不例外。

  但不管怎样,压岁钱的变迁,反映了我们的生活正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变化日新月异。

  (作者系城北中学七年级406班学生,指导老师:周京南。)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肖家璇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