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感悟人生]出世的豁达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樊华 编辑:陶湘 2013-02-28 10:23:26
—分享—

  中国传统思想中,儒家崇尚礼教,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其本质是都市哲学;道家主张自然,以遁世绝俗、无为而治为理想,其本质是田野哲学。这两种相对的态度称为“入世”和“出世”,有时此两种思想会在同一人心上掀起斗争,以期战胜对方。而在都市的洪流里,人们往往拥有“入世”的雄心和胆识,却丢掉了“出世”的恬淡和闲适。

  不知你是否留意过,晨起时透过窗口的第一缕阳光,枝头上鸟儿的引吭歌唱,桌旁盆栽送来的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也许你压根就未曾关注,起床的瞬间在回想昨天未完成的工作,匆匆上班的途中要思考今天将做的事情,到了单位还有一大堆琐事和人际关系需要处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容许分心。

  都市的现代化给人们带来了便捷,同时也增加了压力,随之而来的是人性的浮躁和人情的淡漠。记得有人说过,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只是白天人的心太浮了,因此很少闻到。每天清晨抑或傍晚,公交车和地铁中都挤满了沙丁鱼般的人群,他们匆匆的步履、深锁的双眉、沉默的表情,无一不刻满了焦虑。有的人不堪重负,变得烦躁不安、冲动易怒,无论是同事、上司,还是邻居、家庭,甚至在市场买菜时,也一定要找个理由争上一争。人情淡漠同样是商品经济快节奏下的产物,在商品房小区里,即使是面对面的邻居,也形同陌路。人们的心里有太多的顾忌,自己的生活已属不易,何来闲暇管他人闲事,况且,一旦惹祸上身,那真是自讨苦吃。于是,街上老人摔倒无人敢扶,车上扒手猖獗无人声张,五岁小女孩车祸后因路上车辆拒施援手气绝……一桩桩、一幕幕,无一不在拷问着人的道德底线,也让我们深深反思:在入世的途中,我们到底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诚然,除了少许真正的隐士,入世仍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的主要手段,尤其在经济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入世的斗志和进取心显得格外必要。只是,在高度紧张的繁忙之后,我们该适时地放慢一下自己的脚步,去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去倾听嘈杂以外的声音,生命也会顿觉豁然开朗。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一句相对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意为事物的对立面总是相辅相成,作为对立的入世和出世同样缺一不可。出世不是消极遁世,不是盲目逃避,而是一种无论在何重处境下都能泰然处之的豁达胸怀,以一颗出世之心来积极入世,方能游刃有余、乐在其中。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却丝毫不影响他对小提琴的热爱,音乐和原子量子融洽地相处在一起,共谱了一篇篇传奇。也许,我们该找一个闲暇的下午,泡一杯浓郁的咖啡,放一首舒缓的音乐,坐在洒满阳光的桌旁,阅读一篇美文,身边,是亲爱的家人和朋友。此时此刻,还有什么烦恼能够困住你呢?

  美好的事物其实一直都在那里,不增不减,不来不去,只是太多人的急功近利忽略了这些而已。那些纵使身在朝为官,心亦可超然物外的人,才是真正领悟出世真谛的得大道者。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樊华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