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把烟叶作为集体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 刘飞平 编辑:陶湘 2013-01-29 15:54:17
—分享—

  

 

  图为该镇烟叶种植大户仙龙潭村村主任易红科在烟田里忙碌

  巷子口镇的烟叶种植也有一段时间了,但真正把它作为集体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特别是作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加以推广却是近年来的事。“巷子口的晒黄烟发展起步不算是最早的,但发展很快。特别是自2010年开始,每年都以成倍的速度发展壮大,到2011年全镇已有晒黄烟1500多亩,而到了2012年则达到了3200多亩,总产量11082担。”镇烟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作为一个惠农项目,我县各级政府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广烟叶种植,由于政府的积极介入和推动,并且从多方面对烟农进行补贴,因此在我县涌现出了不少种烟重点乡镇,巷子口镇就是其中的一个。据了解,该镇晒黄烟的种植规模目前在全县排名第四。

  由于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因此在巷子口镇不太适宜种植烤烟,而比较适合种植晒黄烟。相比烤烟,晒黄烟的种植难度和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要大些和多些。因此,一开始要推广晒黄烟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难也要推广,毕竟这是一个惠农的好项目。为此,镇上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镇长和副镇长任副组长,其他党政班子成员为主的烟叶生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专门的办公室。书记、镇长一齐抓,可见镇上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各村也成立了相应的烟叶生产领导小组,由各村支部书记任组长,一名村干部为烟叶专干,实行专岗专职,负责烟叶管理工作。

  与此同时,镇上将任务分解到村,实行党政领导挂村,办公室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组长包户,层层落实责任,并制定对镇村干部奖励考核办法,严格实行考核。

  为了迅速推广烟叶的种植,镇上出台规定,所有村干部必须带头示范种烟,每个村干部必须种植烟叶1亩以上,完成了的则由镇财政奖励400元;种植烟叶2亩以上并取得较好效益的村干部,镇上重点考虑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村班子成员无一人种烟的村集体不得参与年终目标考核评先、评优。同时还要求全镇所有的党员、组长都要带头种植烟叶。

  为了更好地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除了上级政府部门的奖励外,镇上还制定了相应的扶持和奖励政策。比如,育苗大棚的补助,翻耕备耕的补助。对种植面积达到400亩以上的村优先安排烟基项目支持,完成目标任务村组干部有奖,超过目标任务还有追加奖。此外,还有连片奖等。

  由于措施得力,烟叶的推广工作很快见到了成效。当年就落实烟叶种植面积3200多亩,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据统计,2012年全镇共发展烟农1272户,户均增收11000元。

  谈到2013年烟叶生产,主管烟叶生产的党委副书记杨述红告诉记者,今年镇上及早谋划,早宣传、早发动、早布置。还在去年11月15日,赶在全县烟叶生产动员大会之前,就提前召开了全镇2012年总结暨2013年烟叶生产动员大会,并在各村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发放政策宣传资料到各户,浓厚宣传氛围。同时提前做好面积落实、翻耕、开沟等工作。并且,按照去年的办法,又将任务分解到村,实行党政领导挂村,办公室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组长包户,层层落实责任。

  为了确保烟叶种植落实到位,在党委书记和镇长继续亲自抓烟叶生产的基础上,每个星期至少由一名主要领导到各村督促检查烟叶生产工作一次,每日下午6点之前要求各办向书记和镇长上报落实面积和翻耕面积,及时掌握烟叶生产工作动态与情况,及时研究对策,督促工作落实到位。

  2013年,该镇的烟叶种植面积是4000亩,烟叶产量要达到16000担,目前已落实的面积达到3405亩,翻耕面积2870亩。将培养一批职业烟农和集中连片的种烟大村,让巷子口镇的晒烟种植进入全县三强。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 刘飞平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