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城亲草木香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怀彧 编辑:陶湘 2013-01-09 10:49:04
—分享—

  严格地说,文化无处不在。只要作为文化载体的人在那里,文化就在那里。环境、空间,哪怕是一个气息,都有文化的刻录或光影。时下岁末年关,城市的楼盘广告更加的铺天盖地、高亮亢奋,让人感到财富的增长与被增长是那样不可遏止。作为打酱油、看热闹的,我屡屡被那些千奇百怪的楼盘名称搞得有些智障,就是常搞不清自己身在何处。

  比如长沙是内陆城市,偏偏常常出现“某某海岸”、“某某半岛”、“某某后海”、“某某港湾”等混淆视听的名字。有次被求知欲折磨,特意打个电话,问是不是楼盘周围有水塘、水池或其他形式的水面,回答也蛮客气:“对不起,暂时还没有,可能下一期吧。”呵呵,原来撮把子。当然,既然楼盘取名可以随心所欲,那么求“怪”、求“洋”、求“大”、求“霸气”就是脱缰之马了。本来是楼盘,却偏叫“某大道”、“某公园”、“某高原”、“某宏图”,“怪”得头晕;本来是中国长沙,却偏叫“香榭丽舍”、“苏蒂亚诺”、“阿普阿布”,有的干脆用上英文字母,“洋”得眼花;有的则动不动就是什么“国际”、什么“天下”、什么“城”、什么“州”、什么“都”,“大”得如雷砸顶。本来是百姓住宅,却偏叫“某豪庭”、“某官邸”、“某公馆”,“霸气”如黑老大。当然还有什么“品格”、什么“快线”、什么“一公里”、什么“考拉”,则纯粹就是匪夷所思的脑筋急转弯了。

  在我的印象中,凡物取名都应该讲究个来龙去脉,何况楼盘还不是一般商品,它是与其下的那片土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楼盘名,日后就可能会是一个地名。而在中国文化中,地名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既反映着人们对地形、地物、地理的认识,也反映着该地的历史人文变迁。如长沙就是因为“白沙如霜雪”的沙土之地而得名,宁乡玉潭镇就是因城东南一潭“晶莹澈亮如玉”而得名,而药王街是为纪念药王孙思邈。一个地名,往往就是一段历史、一幅画卷,蕴含着逸闻趣事,承载着人文底蕴。虽然楼盘名带有商业玄机,不能完全像地名那样要求,但也断不能胡拼乱凑,让人摸不着后脑。

  楼盘的名称实际上也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品位与格调。好的楼盘名最好能入乡随俗,本土化一点,有地域特色,有亲和力,让人觉得是住在自己的城里、自己的社区、自己的家里才好。所以在众多楼盘中,我独喜欢在像紫桐园、玫瑰园、怡翠庄、流花轩、莲花山、水榭花都、菊园盛景、阳光百合、怡馨花园、柳岸人家等楼盘名前流连再三。她们用花草山水组合,强调了景观特色,喻示着典雅宜人,仿佛可居可游的世外桃源,看上去就有一种诗情画意。他们不霸道、不夸张、不叫嚣,而格调品位已从名称中自然溢出。如果能真正在花草种养、景观布置上下些彰显个性的功夫,则既是对市民向往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抚慰,又是对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的重大贡献。

  其实大家真正需要的并不是那些帝呀官呀的豪宅,而是一个温馨宁静的家园。应该知道,随着小康时代的到来,喜欢镶金牙、戴金表的“暴发户”正逐步退出江湖。

  最近喜闻《长沙市地名管理办法》已经出台,其中特别针对目前长沙部分楼盘或建筑物名称一味标新立异的现象,规定建筑楼盘命名须经地名主管部门审批。由此,楼盘名称崇洋、猎奇的乱象应将得到改观。

  楼不在贵,宜居就行;名不在奇,亲切就好。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怀彧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