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写道:“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们渴望物质生活的富足,更渴望精神家园中充满美好的情愫。“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一首《书湖阴先生壁》,让迁客骚人心生无限向往。环顾自己栖居的校园,又何尝不是诗意的生活,诗化的人生。田野绿意葱葱,环绕四周;靳江水韵悠悠,流向远方;不远处高山巍巍,日夜守护。
校园里师生茅檐长扫,“户庭无尘杂”。绿化区里“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丹桂香飘千里、青松高大挺拔、罗汉果造型各异,还有艳丽的杜鹃花、月季花、桃花……处处展示着大自然的清香和美丽。泥土的气息混合着青草、瓜果的香味,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在师生自然的呼吸中融化。
漫步那“道狭草木长”却也独具特色的“生物园地”,更是诗意盎然。松松软软的泥土,凹凹凸凸的小石子,毛茸茸、肥嘟嘟的小虫子,也许会在不经意时爱上你的鞋跟和裙裾,但却依然给人“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执着。课余带上三五个孩子,蹲下身与花草窃窃私语,亲密接触。或帮他们拔掉旁边的杂草,或帮他们脱下泛黄的衣服,或给他们甘甜的清泉,或给他们丰富的营养,偶尔还帮可爱的小虫子搬搬家。孩子们就在这样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里,呵护着花草,与花草一起成长;我们就在这样“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美好意境中,倾听着孩子,感受人生的快乐与满足。
荷锄归来,文化走廊 “历史上的今天”诉说着昨日风云,警醒世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十八大专刊”鸣奏着时代最强音,让栖居校园的师生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昂首教学区,文化横梁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经典诗词扑面而来,轻吟浅唱,且行且思,深感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自豪于我们是有根的人。
我们的工作充满劳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教育大地上。
(作者系东湖塘中学教师)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周彩虹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