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城市牛皮癣”还是这么“牛”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彭倚 李宏伟 编辑:陶湘 2012-10-17 15:36:02
—分享—




“城市牛皮癣”随处可见

  “城市牛皮癣”是人们形容城市里如车站、街道、厕所、小区等公共场合非法张贴或者涂写小广告的现象,它们数量大、清除困难,对城市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顽疾。近日,记者在走访城区多个路段发现,墙体被任意涂鸦,小广告任意张贴的现象十分严重。

  现象:随处可见牛皮癣

  10月12日,记者在沙河市场、金满地、民生路等地进行调查时发现,“城市牛皮癣”无处不在,墙壁上、楼道口、地下通道旁等处各类广告进入视线。在“宁乡县沙河市场管理制度”的黑板上,各种广告充斥其中,“购物指南”被各种住房出租广告占领;在金满地地下通道口,大红的“医讯、祖传秘方”广告格外显眼;在民生路,“枪支、迷药”等广告用黑色笔涂写在墙体上;小区楼道甚至是市民家的防盗门上,各种广告也是“五花八门”,有招工、搬家、开锁、管道疏通,甚至还有办假证、假发票、无抵押贷款、透视扑克等虚假广告。记者看到,这些贴有牛皮癣广告的墙体都有许多被撕掉或被刮掉的痕迹,新的广告不断将旧的广告覆盖,墙体一片狼藉。而这些广告还是“五颜六色”,红的、绿的、蓝的、黑的、白的,都想尽办法抢眼球,把墙面“装点”得仿若“大花脸”,极为难看。

  记者发现,这些牛皮癣广告大致有如下两类:一类是发布信息的,如房屋租赁、电器维修、疏通下水道、家政服务等,这类信息在与目标消费者能够直接接触的空间特别是老式住宅区域的墙体、楼道张贴,这些地方大都没有物业或者管理不够严格;另一类是危害社会的,如治疗性病、疑难杂症、办假证等,其中虚假、欺骗类的信息比较多,这类广告在小街小巷等各类人口流动比较频繁的区域张贴。

  原因:有利可图易泛滥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因此如果没有市场作为依托,“城市牛皮癣”将失去生存的空间。“城市牛皮癣”之所以会出现在城市中,主要是因为它有市场,有需求。“有些信息还是有用的,比如我家门口贴着很多修锁、疏通下水道之类的,有时候也能用得着。”家住福元小区的喻先生说。其实,城市中像喻先生这种想法的并不少。记者在走访时发现,许多市民都有过借助“城市牛皮癣”满足生活需求的事例。比如,有的人为了弄个假文凭,就是通过“城市牛皮癣”办到的;有的人家里的电器等需要维修,为了方便就打“城市牛皮癣”上的电话等等。这些做法在无意间支持了张贴小广告的行为,从客观上助长了小广告的泛滥。有需求必然有供应,一定的市场需求的存在,正是“牛皮癣”得以生存的最根本的原因。

  另外,由于非法小广告制作成本低、张贴费用也低。几十、上百元就可以雇人上街贴上几千张小广告。据了解,做一个假证件的成本不会超过10元钱,但其售价可以卖到几百元,于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些人不惜铤而走险。况且非法小广告容易张贴,张贴过程也很隐蔽,大多都在深夜进行,因而不容易被抓到。即使张贴者被抓到了,但因大多不认识幕后主使者,使得幕后主使者很难被查出。

  管理:有章可循难治根

  近年来,为有效控制“牛皮癣”的蔓延和扩散,逐步消除“乱张乱贴”行为,我县城管部门成立了专业队伍,加大了对“牛皮癣”的清理和整治。一是全面清擦。成立了清擦队伍,分成多个小组,每天遍布到全城各主次干道,对“牛皮癣”进行全面清理,并实行来回保洁。二是实行三级监管。各路段环卫工人承担“一级监管”,在清扫保洁时,制止随意乱张贴“牛皮癣”的行为;各片区“牛皮癣”清擦保洁员负责“二级监管”,在清擦的过程中,及时劝解、制止乱张贴,制止不成,摄像取证,报告县环卫局市容监察大队处理;县市容监察大队内抽调2人负责“三级监管”,针对城市中心及人流量大的地段,实行重点督查,查处乱张贴现象。去年共查处违规张贴200多起,按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立案63起。三是疏堵并用。在重要路段或公共场所设立专门的信息发布栏,允许市民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如家政服务、寻人启事等信息发布在规定的信息栏,对社会危害性较大的如私刻公章、办理证件等小广告则坚决予以制止,力争从源头上遏制“牛皮癣”的形成。四是温馨提示。环卫工人既当清洁员又当宣传员,在大街小巷的各个门店和居民点,发放“温馨提示”,发动小区物业、门店业主、社区居民清癣;并开通了24小时投诉热线,鼓励市民积极举报乱张乱贴“牛皮癣”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查处。

  但是,据了解,目前我县对“城市牛皮癣”的执法还尚未形成工作合力。对于危害社会的这类“牛皮癣”,其实已不再是单纯的乱张贴广告问题,其背后隐藏的往往是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有的还形成严密的组织,城管人员无侦察权和限制人身自由权,没有其他部门的配合,源头很难抓到。同时,县城管局对“城市牛皮癣”进行治理的法律依据是《长沙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除了最高200元的罚款、责令自行清洗和给予批评教育外,没有其他措施,难以起到震慑的作用。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彭倚 李宏伟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