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难,找朱新明。”在东湖塘镇秦塘村,朱新明乐于助人的事迹一直被传为佳话,村民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也是他。
扶困助贫
用心帮助弱势群体
早几年,秦塘村还普遍贫困时,在广东当老板的朱新明那里就成了秦塘村人的避难所。东家孩子交不起学费了,找朱新明借钱去;西家人失业了,到朱新明那打工去。退休回家前朱新明为村里提供的贫困资金、助学资金高达数万元,为村里人解决劳动力就业达320多人。在他的帮助下,许多困难群众顺利渡过难关。退休后,朱新明长期生活在乡村,他经常走村串户,了解村民们的生活。只要群众有困难找到他,他总会热心地帮助他们,在秦塘村,他先后资助了10多户困难群众,累计捐助五万多元。该村太吉组的张正国夫妇,身体多病,生活贫困,住着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土砖危房,已垮塌一间,四处筹钱建栖身之所,朱新明得知情况后,慷慨解囊,给张家送去了五千元,缓解了燃眉之急。该村下洲组的王争志,老母亲患慢性肾炎,夫妻俩身体多病,无钱医病,朱新明雪中送炭,为其送来一万元救命钱。
乐于奉献
支援家乡公益事业
秦塘村太吉组离主公路不足一公里,但组级公路狭窄,弯曲泥泞,村民种田、出行都很不方便。朱新明回乡后,召集家人开了个家庭会,决心捐资修路,造福乡邻。2006年整修出了一条500米的基础公路,2007年又进行了硬化,前后花费了21.5万元,不到一米宽的小路拓宽硬化到了5米多宽的大道,也成了村民们生产生活的康庄大道。太吉塘是太吉组的骨干水塘,承担着一百多亩农田的灌溉任务,塘基年久失修,渗漏严重,村民种田经常遭受干旱之苦,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朱新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不声不响将4万元交到组长手里,要求其带头帮助村民修好水塘。如今的太吉塘池水清澈,塘基护砌平整,为太吉组人供给着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
朱新明支援公益事业持之以恒。2009年,当地茶园小学建设,他捐资2万元;2010年,村老龄协会成立,捐资1.5万元;2010年,硬化拓宽村道他又捐资14万元;2011年豹子塘修砌捐资1.8万元。如今的秦塘村正在衬砌护坡,那也是朱新明出资4万元修建的新渠道,他要为村里人引水灌溉农田。
发扬光大
让爱薪火相传
朱新明赚的都是血汗钱,捐助却总是很慷慨。问及朱新明,他总是这样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谁家没个困难,互帮互助,这样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了。”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不一般的情怀。不仅如此,朱新明还发动老伴、儿女们也加入到公益事业中来,他们都非常支持朱新明的义举。在朱新明的带领下,在广东办厂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也纷纷为村上公益事业出资出力,遇上朱新明捐款没钱了,他们便从帐上直接划过来,给予朱新明鼎力的支持,成了朱新明坚强的后盾。“帮助别人是一种幸福。”朱新明说,要让这种爱心传承下去,当有一天他老了时,爱心之灯却不会熄灭,他的子孙将继续将爱心延续下去,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让村民们都尽快地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那样我们也会更幸福快乐的。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彭倚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