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偕乐桥:重锤擂鼓促教育

编辑:陶湘 2012-09-27 15:15:07
—分享—


在偕乐桥镇,学校电脑教室吸引了大量学生


双盆学校已成当地的一道亮丽风景

  “学校设施全,老师人也很好,孩子在这里读书,我们一百个放心!”日前,记者在偕乐桥镇双盆学校采访时,接孩子放学的村民肖女士如是说。

  人民满意是办好教育的至高标准。当记者行走在偕乐桥镇的各个学校,看新规划、观新校舍、听新故事、闻新举措,无不感受到该镇教育发展的良好势头。据了解,近年来,偕乐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浓墨重彩,重锤擂鼓,精心绘制教育发展新蓝图,该镇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办学声誉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偕乐教育,正带着岁月积淀的睿智,激情涌动、活力勃发!

  科学规划篇——合理布局配置优

  社会发展,教育先行。教育发展,规划先行。偕乐教育该如何发展?站在创建教育强镇的新起点上,偕乐教育如何迈出新的步伐?

  促进学校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镇域学校发展规划是重要的前提条件。于是,亮出镇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也亮出镇域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亮出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也亮出发展中的困惑,充分听取意见,偕乐桥镇学校教育发展的规划过程,成为了集中民智、上下沟通、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的过程。于是,“一心两翼齐腾飞,七校两园共发展”成为了该镇每一个教育人达成的一项前所未有的共识。

  一心,即以偕乐桥中学、偕乐桥中小、中心幼儿园为主题的政区教育中心。两翼即东西两翼,就是以双盆、八石为东翼,以杉中、将军、乐园、农和为西翼。七校两园共发展是指要将将军小学创建为省合格学校,杉中规划为初级中学,完善偕中、中小、双盆、农和、八石的基础设施,将乐园小学办成公办幼儿园,提质改造扩容中心幼儿园,在将军、八石校增设附属幼儿园。

  既有龙头示范,又有平衡保障,是这一规划的最大亮点。“其目的旨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镇中心学校校长任晓兰这样说。与规划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结构调整和配置变化。大校带小校便是其中的一张亮丽名片。如镇中心小学和农和学校就是“姊妹校”,农和学校的校长也是镇中心小学的副校长。在业务上,中小每个学期都会送课到农和,而校领导的兼任更是将一所学校在教育上的各种先进理念、方法和措施带到了另一所学校,这使得相对落后的学校教学质量大为提高。

  保障建设篇——优先发展壮基业

  如果普遍真理与具体实际结合,如果地方政策与教育实践共振,会带来怎样的冲击波,教育发展又会产生怎样的聚变效应?

  “曾经的双盆小学破旧不堪,我们一直盼望着能够拥有一个安全舒适的校园,没想到愿望会实现得这么快。”在双盆学校教学有五年多的李世为老师深刻地体会了这种聚变效应。两年前,双盆学校教学楼还是一栋危房,下雨时教室到处漏水,学生没有活动场地,建设新学校成为了当地老师、学生和家长共同的期盼。2010年,双盆学校的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并获得了省市县各级的大力支持,偕乐桥镇党委政府乘势而为,村民们主动筹钱修路。就这样,这所投资1200多万元、占地1.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新学校,从征地到建成投入使用不到一年时间。这所学校的建设,被教育部评为校舍安全工程拆除重建工程典型案例,树起了城乡一体化的样板。

  窥一斑而知全豹。行进在偕乐桥,记者切实感受到该镇发展教育事业的坚定决心和前所未有的执行力度,偕乐桥正朝着教育强镇的目标坚定前行。

  紧缩其他开支,优先保证落实教育经费,优先保证学校办学条件改善,成为这个财政并不宽裕的乡镇的一条“花钱原则”。近两年,全镇学校建设实现投资2000多万元,其中由镇财政直接投入的资金有300多万元。“规划一经确定,没有哪个学校建设项目被缩减规划。”对于镇党委政府对学校建设不遗余力的支持,任晓兰的感受比许多人更为深刻。

  除高标准完成双盆学校的大部分工程建设外,该镇还完成了杉中征地扩建和偕中学生宿舍及教师周转房建设,将军完小征地扩建及双盆小学、偕乐桥中学、杉山冲中学的运动场等项目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之中;在镇中心小学等学校更新课桌椅1000多套,对偕乐桥中学等四所学校进行了高标准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心幼儿园和乐园幼儿园进行了装修,并添置了一大批幼教玩具和设备;向市教育局争取的价值30多万元的电教仪器设备正逐步充实到各所学校……随意列举几项工作,就可见偕乐桥镇在近两年间学校建设的力度之大。如今,在全镇7所学校中,已有4所省合格学校。

  漫步在双盆学校的校园里,良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这里,校园是花园,更是孩子们的乐园。全新的升降课桌椅,方便的校园广播系统,科学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等,双盆学校展现的是与时俱进的独有魅力。“不仅是在农村,就是城里也没有像双盆小学这样管理规范的学校。”在“三检合一”的验收中,省教育厅的领导们曾对此给予高度赞赏。

  该校的学生从原来的100多名发展到如今的400多名,当地的家长们高兴地说:“我们的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上好学校了。”而良好的学校软硬件环境也吸引了许多镇外的生源,“灰汤、资福的都想来,外乡镇在我们学校求学的孩子有近百人。”李世为相当自豪地告诉记者。

  近两年来,偕乐桥镇党委政府出台并实施了评选和重奖“偕乐十佳教师”的政策,进一步浓厚了全镇上下尊师重教的氛围。同时,镇域教育的大力发展也点燃了当地群众投身教育的热情,全民兴学、社会崇文已成为该镇一道亮丽的风景。该镇竹田村村民刘科明自己长期在外,得知镇党委政府大力发展教育的做法后,不断为支持该镇教育发展而出力。近几年,他个人捐献的教育爱心款累计达6万多元。

  强化管理篇——春光融融映偕乐

  弯腰捡起一片废纸,随手关掉滴水龙头,给生病同学递一杯热茶,见了老师一声亲切问候……在偕乐桥中学校园内,随处都能看到体现学生良好素养的细节。熟悉情况的人都说,这只是该镇学生良好素养的一个缩影,是该镇坚持抓好学校管理工作的结果。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偕乐桥镇相继制定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化、精细化管理学校,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双盆学校,每周都会开设两堂规范养成讲座。记者看到,校园里干净有序。“学校建校一年多了,墙壁都没有任何污点。”同行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环境影响人改变人,该校学前班的小朋友都能做到注意环境卫生,讲究秩序。在偕乐桥镇,这样的学校并非个例。在该镇中心小学,正是课间操时间。记者看到,刚刚踏入小学校门的一年级学生也能有序的来到操场上,站成一条直线。

  校车管理,是偕乐桥镇教育工作的又一大亮点。近几年,该镇校车办下大力气整治学生用车安全工作,组织驾驶员培训,反复进行安全教育并从有限的财政经费中挤出资金重奖优秀驾驶员,以促进学生乘车安全。学生用车安全工作经验在省市县得到广泛交流。该镇食安办也经常开展学校食堂、商店食品安全工作督查,全镇无一例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一次次创新、一项项行动,犹如一股股源头活水,给偕乐桥镇的教育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今年中学毕业会考,该镇中心学校一举夺得综合排名全县第一的好成绩,7位老师的任教学科的合格率获得全县第一名,51人次老师所教学科的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进入全县前十五名行列。“今后,就全镇的教育工作,镇党委政府将给予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我们将尽快把另外3所学校建成市合格学校,从而使全镇学校硬件达标。同时,将通过进一步优化教师成长环境、继续重奖优秀教师等举措,不断加强全镇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全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早日实现教育强镇创建目标。”镇党委书记刘红云的一番话,所展示的,正是偕乐桥教育持续快速发展的喜人态势。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