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公共资源在阳光下交易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 龙佳 编辑:陶湘 2012-09-25 15:44:22
—分享—

  

  南田坪乡农村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林场承包竞价现场

  8月30日,我县在南田坪乡成立了全县首个农村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这是继县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后,我县大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向乡镇延伸,推进农村公共资源“阳光交易”的开拓之举。

  从“干部决定”到“全面公开”

  我县对公共资产资源交易的探索是从使用财政资金开始的。两年前,县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成立为我县公共资源交易体制的改革提供了一个范本,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成功交易891个项目标段,中标金额96.9亿元,节约政府资金0.7575亿元,为全县项目工程和资源交易创造了公平公正的环境,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

  在赢得一片叫好声后,这种交易模式开始大胆向农村基层拓进,尤其是使用集体资金的村一级。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胡德强对农村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充满期望,认为这是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基层干部廉洁的客观需要,是增收支节的有效手段。经过县纪委、县农办、县发改局、县经管局等部门深入各乡镇的调查研究分析,最终,南田坪乡、煤炭坝镇被选为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首批试点乡镇。“主要是因为这两个点在全县具有代表性,一个经济条件较好,一个相对薄弱,村集体经济实力有对比性。”县纪委常委高波良告诉记者,“虽然县级交易中心制定了各项便于操作的规范和细则,但具体运用到试点乡镇,则会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变动,针对性更强。比如,在工程建设的交易起点值上面,我们就根据实际情况作了变动:煤炭坝最低是5万,南田坪最低只需2万。而且除了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之外,我们绝不再增加建设单位一分钱的负担”。

  南田坪乡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这块看似普通的牌匾,实质上却是宁乡农村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一大跨越;是县委县政府尊重民意、顺应民意的结果。因为它杜绝了农村公共资源交易的暗箱操作,并向着阳光交易大步迈进。“以前是‘部分干部说了算’,现在是‘众多村民说了算’。”高波良形象地说。正是这种民心所向,让交易试点工作一经布置就得到积极响应,并迅速在各村(社区)组铺开,为全县33个乡镇全面推动“阳光交易”铺平了道路。

  作为一个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非营利性机构,农村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作项目建设的公开招投标工作,如交通、水利等建设项目、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村部建设、装饰装修项目等必须进入中心进行招投标,并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其次是产权交易,即乡村两级的公共资产资源,诸如山塘、水库、山林等资源的承包权,必须进入中心进行交易;除此之外,重要设备、办公用品和各类服务项目也都必须进入中心,采用招标、竞争性谈判和询价等相应方式进行交易。

  从“权利当先”到“尊重民意”

  “之前我县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交易并不是那么透明,有些项目直接是权利当先,虽然涉及金额不大,但由于不公开、不透明,老百姓对此意见很大,对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产生了不信任感。”发改局副局长、宁乡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吕大伟如是说。

  不仅如此,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村一级的资产资源交易以及项目工程投入都逐年增长,但农村公共资源的管理仍停留在过去由乡镇自主交易,村民自发监管的阶段,监管力度相对乏力,加上乡镇村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有效的监管办法来约束、规范农村资产资源项目,导致这方面的管理与监督常常处于一种无序和盲目的状态。老百姓对此意见连连。“针对这些情况,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审时度势,进行了充分思考,尤其在看到县级交易中心大获成功后,就下定决心把村级资源资产的管理也纳入业务平台,全面公开交易过程,让群众来参与监管,使村干部的权力受到制约,使交易行为得到规范,使老百姓的意见得到切实解决。”高波良说。

  农村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设立是县委县政府根据县域实际所做出的科学决策,更是民意的真诚反映。平台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各方进行公平竞争,让所有农村公共资产资源在阳光下交易,并接受各方监督,以形成一种良性的监督机制。交易中心主要采取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在组织乡镇纪检监察部门进行监督的同时,还邀请当地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到达交易现场,对交易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中心每次的招投标流程都会进行网上公示,从招标申请、开标到最后中标,整个流程都是公开透明的。这对提升宁乡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都有重要意义。”吕大伟说。这种尊重民意的做法,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信号灯,表明了县委县政府对于遏制腐败、推动廉洁的决心与信心,更标志着老百姓开始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中来。

  从“试点试行”到“全面铺开”

  “我们将尽快向全县全面推广农村资源交易平台。当然不是每个乡镇都会有,我们会选择在几个乡镇的中心区域进行集中设置,以辐射周边三到四个乡镇。这几个乡镇的资产资源都必须集中进场交易。”对于农村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未来的推广,高波良充满信心。

  今年以来,我县已经成功在两个乡镇农村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进行试点,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农村公共资产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促进了公共资源的阳光交易,有利于从源头预防和治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腐败问题。但是,这毕竟还是一个新的改革和尝试。未来,我县乡镇交易平台的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出台更多改革措施,如:建立更严格的监督机制,强化交易平台工作的事前参与性,强化交易平台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等;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如:丰富信息公示途径,规范交易平台的设置,加强宣传引导等。“就信息公示这方面而言,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新的渠道和方法。如:在乡镇交易平台发布公告,交易载体单位在每个村组人口密集的场所发布交易的新信息,并固定公布场所等,这些做法能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广泛的参与权与知情权,满足了老百姓的需求,同时又规范和保护了村干部的行为,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高波良说。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 龙佳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