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人们,大都是生活在形形色色的格子里的,工厂、商场、办公室、家……还有那纵横交错的道路和四方的窗口。而时间则是另一种更为精致的格子,分分秒秒地流逝,带走一切留不住的东西,更新着城市多变的面容。在这样的格子里,人们也逐渐地习惯了蜗居的生活,只是一根根黑色的触角伸出屋外,构成了蛛网般的电线。在电视里窥探世界,在网络里交朋结友,在电话的另一端遥遥地传递问候。于是城市的月光就变得分外的孤独了。在纷繁多变的生活中,人们似乎早已忘却月光下溶溶似水的静谧,也忽略了黄昏时候爬上高楼的那一轮皎洁的明月。连偶尔投进窗口的淡淡清辉,也有了四四方方的形状,躲躲闪闪十分羞涩的样子。但这时屋子里大半是没有人,或者是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中。
都市的繁华与仓促,似乎把人们变成了一种奇形怪状的城市化的动物。原先遮风避雨的房屋也不再仅仅具有如此简单的功用。人们满怀希望地走进工作的场所,勾心斗角地上演一曲曲流行的肥皂剧,然后满怀倦意地回到家来,脱下各种各样的面具,在铁门和隔音墙的保护下,缓缓地释放心事。这时月光就褪化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只在歌舞廊厅中,被绚丽的华灯冷落着,而这角落里的一抹凄清,竟也只是水银灯打出的一线仿制品。
月光确乎是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只须在中秋那夜偶尔地一到场,让那些遥远的人们象征地望上几眼,满足一点应景的需求,也就算是大功告成了。每天晚上爬上高楼的例行巡视,也无非是多看几眼人间的悲欢离合、恩恩怨怨罢了。
城市的人们,离月光远了,离息息相关的大自然远了。那借月光投射的万千愁绪,绵绵思念也变成了一种太古典的意境。激烈的竞争与高速的节奏,使得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细细品味那清凉似水的月色里太多的沧桑传奇,而被连续剧与流行歌曲填充得满满的心灵,也不再有足够的空间来存放太过细致缠绵的情感。城市的月光就这样不经意地被忽略了。
可是在这样的城市生活得久了,也难免会有一种钢筋水泥丛林里的浮燥与烦忧。在长长的电话线里,浓浓的情感被稀释了;在日日的智力角逐中,借以保护自己的铠甲变成了沉重的负担;拥挤的高楼阻绝了原本开阔的视野;四散的尘埃闭塞了心灵的空间……于是人们便希望逃避,逃离这城市背后的冷漠与荒寂。这时,人们便分外地想念起那忽略得太久的皎洁月光来,找一本很久没看的书,重温那份月光下静谧的意境;或是远离这喧嚣的城市,在旷野中与月光静静地对视着,交流一种仿佛存在于另外一个世界的声音。这时候,人们与空中皎洁的月光一样的孤独。
今夜,我独坐窗前,关掉音乐,熄灭所有的灯。在这种陌生的寂静里,温柔的夜色从窗口水一样悄悄地流了进来,泻满了灰白色的地面。在这份淡淡的月色里,一些被遗忘很久的动人情节忽然像潮水一样地涌来,一种曾经变得十分遥远了的美妙感觉会让你无比的怀念从前,怀念故土。于是,我不由自主地把一些圆的思念、方的情感涂满这浅绿色的格子,贴上邮票寄向远方……
怀念月光,希望城市永远都还有月光!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舒岚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