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编辑:陶湘 2012-08-23 10:16:29
—分享—

  星星之火

  1988年,一个经历丧子之疼的年轻妇人带着所有积累,和丈夫、女儿一道回到娘家——宁乡县夏铎铺镇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办起了宁乡首家民营服装厂。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全国人大代表罗美元,这个民营服装厂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忘不了服饰有限公司。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有志青年罗文亮毅然走出工作多年的乡镇企业,按照当时银行同等贷款利率从亲戚处筹借到2万元现金和实物,创办了当时宁乡县的第四家民营独资企业。于是一个只有10个员工,8台员工自带的家用缝纫机和56平方米的租用车间的厂子诞生了——“添美”,这就是“圣得西”的前身。

  上世纪90年代,调味品行业重新洗牌箭在弦上。在这种背景下,心怀大志的教书先生杨振从乡村僻野走了出来,从此开始了他的非凡创业之路。1997年元月,在杨振的精心建树下,加加集团酱油生产基地在湖南宁乡经开区悄然竣工,自此拉开了加加传奇……

  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我县萧条的工业景象中,刚刚起步或者起步不久的忘不了、圣得西、加加三家企业宛如星星之火,燃起宁乡工业的希望。“谈农业大半天,谈工业一支烟,谈财税不沾边。”曾经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话,道出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宁乡经济发展的几分尴尬。上世纪90年代初,宁乡16家县属国有工业曾一度红火,工业产值占全省1/8强,但在转轨过程中由于机制落后纷纷走进“死胡同”,乃至全军覆灭,县域经济发展跌入谷底,浪费了很多资源不说,还背上了沉重包袱,留下20多亿元的债务、3万余名下岗职工。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高达近亿元的农业税全部取消,长期以农业为主要支柱的宁乡财政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东部沿海工业经济兴起的历史变迁,让宁乡人认识到,区域的文明,是以工业化发展水平为标志,缺少工业的经济,始终是软腿经济。知耻而后勇,宁乡人重新瞄准工业、谋划工业、兴办工业;九十年代末,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实施兴工强县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再造宁乡工业辉煌”的战略决策。

  在政策春风的吹拂下,忘不了、圣得西、加加等民营企业成蓬勃发展之势,成为我县服饰产业和食品产业的领军者。

  燎原之势

  2000年4月28日,楚天科技诞生于东安县青园路一间废弃的牛棚里。“牛被人们用来象征拓荒者,在牛棚里劳作,非但没有让我们感觉到难堪,反而撩起了我们澎湃的激情。”楚天科技的董事长唐岳充满自豪地说。楚天人用激情和智慧赢得了成功,到2003年,楚天首次进入亿元企业行列,其发展之势呈蓬勃向上之势。就在这一年,宁乡县委、县政府慧眼识才,大力扶植楚天在宁乡经开区高水平建设了楚天科技工业园,使楚天再次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自此,楚天发展势不可挡,一路凯歌战功赫赫,楚天,成为了高新技术企业中的领头雁。

  2001年6月,宁乡县在广东组织一次联谊会时获悉:青岛啤酒有意在湖南再建一个生产基地,与郴州基地相呼应。信息就是机遇!在当年的港交会上,宁乡县千方百计与青啤高层接上了头,随后两年时间,先后有9位县领导造访青啤总部,总数不下10次,仅县委书记就去过6次!精诚所致,金石为开,2003年9月第七届夏交会,青啤花落宁乡,总投资2.5亿元。青啤的入驻,为我县食品产业添加了一把旺火!

  制造大王三一欲向外扩张,开辟汽车起重机制造基地。消息传来,已是2008年2月,人们正在新春佳节喜庆之中,县委主要决策者立马登门招商,成功获得三一的青睐。当年4月25日,三一起重机正式签约落户金洲新区。制造大王的进驻,不仅为工程机械产业的崛起提供了强力支撑,更为我县工业发展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几年前,泥腿子出身的陈基良投资1.2亿在金洲新区建设湖南省精密量具工业有限公司,并一步步做大,短短几年间年产值规模就过了3亿元,不仅成为国内量具行业知名企业,产品荣获湖南名牌、湖南省著名商标,产品还出口英、美、德、意等十多个国家。这个从山里杀出来的“黑马”,是我县传统企业成功转型崛起的典范。

  今年春天,是加加食品集团一个充满憧憬的季节。1月6日,加加成功登陆深交所。宁乡本土企业上市,从此实现“零”的突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罗美元,一连提交5个议案,成为湖南服装工业过千亿的“推波助澜”人!“圣得西”在北京天伦王朝大酒店推出的服装市场扩张之路如火如荼,一场冠名为“冠军梦、英雄心”的品牌高端投资峰会让人们领略了圣得西的“大师”风范……

  这些,不过是我县工业企业发展的几幅缩影。10年时间,几度寒暑几度春秋,我县工业的星星之火终成了燎原之势。建材巨鳄中财新材料基地顺利落户,兆山水泥、中意电器进驻了,加加、圣得西、忘不了等本土企业也纷纷加大投入;历经10年的发展,宁乡工业开始龙头彰显,龙头企业逐渐形成了整齐的“亿元方阵”,三一、楚天科技、华良电器、嘉通纺织、长宁炭素、兆山水泥等产值过亿元企业多达150家。据不完全统计,宁乡规模企业已由10年前的空白演变成552家,全县拥有省级以上的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108家,其中国字号品牌17个,为中部县级之最!

  异军突起

  随着近年来“两型”建设的提出,我县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特色明显的企业新军。

  你见过这样的门窗吗?当小偷入侵时,它会自动关窗报警;当有害气体超标时会自动开窗……这是宁乡经开区的长沙海大铝业正在研制的超感应装置的智能门窗。

  你见过这样的盖楼工艺吗?一栋15层楼的宾馆,6天建成,这种玩魔术般建高楼大厦的奇迹就是宁乡经开区的远大住工创建。远大住工,将在宁乡开创我国住宅工业化时代。

  你见过这样的厂房吗?600米长的生产线,一字型站着数百名同台作业的工人,千吨级全路面可移动汽车起重机在这里横空出世,伸缩臂长达102米,可将100吨重物起吊至80米高度。这个从三一宁乡产业园生产的庞然大物从金洲开出,走向欧、美等20多个国家与地区,从而打破了国外大吨位汽车起重机的垄断地位!

  宁乡的工业就这样,以“创造家”声誉从一个县域迅速走向世界,创造出了多项“第一”:世界500强企业联合利华要在宁乡建全球最好的冰淇淋生产基地;世界500强企业东洋铝业在宁乡建全球最大的铝粉基地;楚天科技投资10亿元,创建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基地;我省第一个家装产业工业园在宁乡奠基;我省首家区域性热电厂在宁乡投产,创出4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仅一根烟囱的中部典范……

  宁乡,还拥有楚天科技一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族兴新材料等41家高新技术企业,邦普循环等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拜特生物等2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先进装备制造、食品、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2011年实现产值627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比重的66%。

  在风云变幻的发展大潮中,宁乡工业人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坚挺了宁乡县域经济发展的脊梁,工业经济异军突起,大步跨越,实力彰显。“十一五”以来,宁乡工业各项指标增速一直高于全省和全市平均增速,特别是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自2006年起连续五年位居全市第一,连续多次荣获“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红旗单位”、“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进单位”、“全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县”等荣誉称号。2010年,宁乡工业总量首次跃居全省(县级)第二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亲临三一起重机、楚天科技、圣得西等企业视察,充分肯定宁乡工业发展成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等国家级荣誉接踵而至,宁乡成为了投资者创业兴业的乐土,宁乡工业成为了支撑县域经济发展主力军。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