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三义》在北京举行开机发布会,导演刘江携主演黄海波、童蕾、黄小蕾、田小洁、张晞临、任正彬、秦卫东等亮相。
刘江,著名导演,1987年毕业于宁乡一中184班,进入北京电影学院88级表演系,毕业后曾进入东方歌舞团工作,之后从演员、歌手转型成为编剧、导演。
刘江导演作品有:电影《即日起程》(2008年,主演:范伟、居文沛,本片是韩三平倡导“青年导演计划”的首部电影,获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电视剧作品:《铁血青春》(2003年,主演:姜武、梅婷、潘粤明),《岁月》(2005年,主演:胡军、梅婷、于和伟),《雪狼》(2007年,主演:辛柏青、苗圃),《局中局》(2006年,主演:于和伟、许晴、殷桃),《满堂爹娘》(2008年,主演:姜武、闫学晶、张少华),《媳妇的美好时代》(2010年,主演:海清、黄海波),《黎明之前》(2010年,主演:吴秀波、林永健、海清),《风语》(2010年,主演:郭晓冬、胡军、孙宁),《策反者》(2011年,主演:郭晓冬、姜武、吴秀波),《乱世三义》(2012年,主演:黄海波、童蕾)等。
所获奖项有: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具实力导演,上海白玉兰奖最佳电视剧银奖,第25届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东京国际电视节最佳海外电视剧奖等。刘江导演的每一部作品都被同行高度肯定,被观众无限认可。
爱梦想的少年立志写作
因为父亲是军人,刘江1969年出生在山东长岛,小时候的刘江爱自由和幻想,不肯去上幼儿园,喜欢一个人呆呆地望着大海,好像在想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想。刘江有个自称是游戏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上大学,就是躺在床上,从童年开始回忆。在回忆中,刘江的童年跟仙境一样,下面是海,上面是山,还有炮兵营,院子里还种了很多西红柿、黄瓜、葡萄。回忆中的一切是那样美好,刘江就像麦克尤恩笔下成为了大作家的“梦想家彼得”一样,幻想后回到现实中,身上带着无穷创造力。
1975年,刘江回到宁乡上学。因为爱幻想,刘江从小喜欢文科,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捧着大部头小说看。见刘江喜欢看书,父亲为他订了《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杂志,每次杂志一到,刘江就废寝忘食地阅读,看完一遍不过瘾,就看第二遍、第三遍,直到把书中的内容差不多能背下来。因为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刘江的作文写得很好,远远超过一般同龄人的水平,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刘江就给自己常看的《少年文艺》杂志投稿,当时的要求是不超过3000字就不退稿了,刘江写了5000字,被退了,但写作从这时开始就成了刘江的理想。从小学到初中,大凡学校举行作文比赛,刘江一直是拿第一的。教过刘江的语文教师,至今提起刘江,都对他当时的写作水平称赞不已。
刘江从小就还很喜欢看电影,那时候一年到头乡村难得放几场电影,而且都还是露天放映。不管离得多远,只要知道哪里放电影,刘江都会早早赶去,占一个最佳位置等电影开映。看过的电影中,刘江又最喜欢谢晋导演的,《红色娘子军》、《高山下的花环》、《天云山传奇》等,看得刘江热血沸腾,心中壮志萌生:长大后,不但要当作家,还要把自己写的作品也拍成电影。
人生有了梦想,就会有无穷的动力。有了心中奋斗的目标后,刘江学习更加刻苦用功。1984年中考,以优异成绩考入宁乡一中184班文科班就读。在一中这个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师资力量都非常优越的百年名校里,刘江如鱼得水,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学校写作兴趣小组,他是最积极最认真的一个;学校的优秀作文展示栏,总是有他的文章;每次语文考试成绩,他总是在班级名列前茅。清晨,当别的同学还在梦乡,他已经悄悄来到校园幽静的地方捧书阅读;黄昏,当大家都吃过饭后闲聊散步,他默默地独倚校园栏杆处想着自己下一篇想写的作品。
因为过度偏爱文科,刘江1987年高考成绩并不理想,没有考到他理想的大学。怀着对艺术的向往,刘江来到北京闯荡,开始涉足娱乐影视圈,给一些剧组当场记。1988年,经过一翻拼搏和努力,刘江终于如愿以偿被特招进入北京电影学院88级表演系,当时想要他的还有中戏,因为他特别喜欢电影,所以选择了电影学院。当年和他一个班的还有蒋雯丽、许晴等人。
历经艰辛成为著名导演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都会遇到挫折,刘江导演这一路走来,路上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是他觉得自己天生就是乐天派,不是一个悲观的人。他相信自己的努力总有一天会让别人看到,有一份付出总会有一定收获,事实证明他是对的。碰到困难的事情时每个人心中会难受,但是要相信不会暗无天日,因为毕竟事情总是有积极的一面,刘江就总能够看到它积极的一面。
刘江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原本可以去香港,但学校和无线的合作谈崩了,耽误了分配,又没找到工作,他就进了东方歌舞团,去唱了一个月的歌厅。一个月之后,刘江感觉前途渺茫,决定先行撤出,但他并没有拾起自己的老本行——表演。经过思考,从小梦想当作家的刘江最终选择了电影剧本创作,刘江觉得自己只能走这条路。作出了决定,刘江立即行动。当时每个月80元的房租,刘江除了买菜几乎从不出门,也不见客,唯一去的地方就是电影书店,他像小学生一样开始一点点啃专业知识。那段经历,刘江至今记忆犹新。
时间一晃过去了10年,2003年,刘江写出警匪剧《铁血青春》,时任世纪英雄副总的吴洪亮深知其才华,将他引荐给中影集团老板韩三平。刘江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韩三平当年拍板时的一句话:“我只跟两种人合作,第一种没拍过戏的,第二种功成名就的。”意思很明了,没拍过戏的,给你一次机会,如果拍砸了,就别在圈里混了。韩三平的话是威胁也是鼓励,刘江自然珍惜这个机会,全身心投入《铁血青春》的拍摄中。
眼看刘江的美好时代就要开启,然而,2004年《铁血青春》即将播出时,广电总局一纸限令,禁止警匪剧在黄金档播出,包括《铁血青春》在内的警匪剧在那一年几乎全军覆没。2005年,刘江仍然有点儿背,他执导的第二部电视剧《岁月》开播发布会已经声势浩大地举行,电视台也在不停地滚动播出该剧预告片,却在临播出前很诡异地被紧急叫停,这一禁就是五年,直到2010年才解冻正式在全国播出。
刘江第一次拍电影的经历也意外出了差错,虽然这个差错不是导演可以掌控的。2007年,中影集团青年导演计划正式启动,刘江的电影《即日启程》成为青年导演计划的开山之作。整部影片制作费不足400万元,业内口碑很好,但票房惨淡,只有700多万元。《即日启程》当时最直观的原因是遭遇上其时影视巨无霸《画皮》,《画皮》是2008年营销最成功的案例,当时业界估计它可能只有八九千万元票房,没想到到了两亿四,把市场全占完了。
几次“失手”并没有挫败刘江做导演的信心,反而让他得到了业界好口碑。之后几年,他一连接拍了《局中局》《满堂爹娘》《媳妇的美好时代》《黎明之前》《风语》……从此名声大震。回想那些一路走来的坎坷、挫折,刘江庆幸自己不是一个特能着急上火的人,每遇到挫折,他都会想可能是时机未到,又或者老天爷在考验自己?刘江平时爱开玩笑,在监视器前总是欢声笑语,所以磨练了自己不急不燥的性格。人生谁都不知道哪块云彩会下雨,就像《即日启程》,预计3000万元起步,可谁知道阴差阳错,票房不尽如人意。拍《媳妇的美好时代》,也根本没想到以后会怎样。当时海清、海波都不愿来剧组,但后来在现场大家拍出感觉来了,剧组结束的时候都留恋舍不得离开了。人生就是这样,要多关注当下,过去和未来都不重要。
与很多有着固有风格的导演不同,刘江希望自己做个路子宽的导演,“一个创作者老复制过去就没意思了。”只要剧本看着有感觉,他都愿意去尝试,就像当年拍《岁月》的时候,他虽然没上过一天班,可是他对那种人物状态有感觉,只要有感觉就好办。
做了多年导演,刘江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导演就是个讲故事的人,这个故事里带着导演本人对人生对世界的理解。导演之间拼的是什么?无非是对生活的理解,理解越深露怯越少,理解越浅露怯越多。
天道酬勤,我们有理由相信,刘江在导演的路上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拍出更多大众喜欢、留名后代的佳剧、名剧来。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淑兰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