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环境是锻炼人才的舞台,基层一线是成长成才的热土。”采访中,夏勇深有感触地说。经过4年的基层历练,这名我县首批引进的“5127”人才获得了茁壮成长,已成为老粮仓镇项目办主任、团委书记。
2008年6月,23岁的夏勇从湘潭大学毕业后,以我县第一批“5127”人才的身份来到老粮仓镇工作。4年来,面对基层的磨练,他始终将“把工作做得更好”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其工作获得了领导、同事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2008年8月,正值炎热季节,夏勇在老粮集镇负责一个项目的现场监理工作。对于刚出校门的他来说,基层环境的复杂性比炎热的天气令他感到了一种更大的压力。在1个多月时间内,他抓住一切机会向身边的人学习,经常顶着烈日在施工现场检查和处理问题,确保了工程建设的正常推进。
2009年,由于工作出色,夏勇被提拔为老粮仓镇项目办副主任,主要负责S209线及老粮集镇开发的征地拆迁工作。这样,他肩上的工作任务和压力就更重了。S209线在老粮仓境内有16公里多长,升级改造需征地400多亩,拆迁房屋57栋,他负责征地数据的整理及核算。面对繁杂的数据,他总是坚持在当天整理核算完毕。当年10月,其父亲的病情加重,他便白天在征地现场工作,晚上骑摩托车赶回家照顾父亲,并把当天的征地数据整理好。2010年1月17日,其父亲离开了人世。他压制心中巨大的悲痛,处理完父亲的丧事后,便立即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2010年,老粮仓镇启动老粮集镇开发,夏勇再次负责征地拆迁工作。他与同事一道,不断上门做征拆户子的工作,先后召开了近10个大小会议,使大家的意见很快达成一致,三个星期时间征下了80多亩地,为集镇开发的顺利推进创造了良好条件。
参加工作4年来,夏勇一直在项目线工作,由一名门外汉逐步成长为行家里手。如今,在老粮仓镇,项目建设遇到了什么问题,项目业主有什么要求,往往会找他反映,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想方设法为项目建设解决问题。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直到如今,对于能成为我县“5127”人才的一员,夏勇总是觉得自己十分幸运。他说,将时刻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作风,扎实工作、奋发有为,用自己的行动为宁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龚再蓉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