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妈妈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江慎修  编辑:陶湘 2012-05-15 11:03:00
—分享—

  我的妈妈阮观迎一辈子从事平凡的教师工作,但她一生坎坷挫折,很少享受到平凡人的生活。父亲自五三年被所谓的地下党问题贬职,顿时全家五兄妹加上奶奶共七口人的生活担子沉重地压在了妈妈一人肩上。女人的肩膀很柔弱,但妈妈显得很坚强,很泰然。她一个月工资仅50元左右,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只是一分钱掰成两分钱用而已。“因为没钱,她从不进馆子,从不看电影,从不照像;粗菜淡饭、野菜当饭是常事(因白米饭要省给我们孩子吃)。

  妈妈虽从不进馆子,但却又不忍苦了我们这些孩子。对我们偶尔的小要求,她也会破例。有一次我对她说:“我想到那小馆子吃碗甜酒汤圆。”妈妈就真的带我去了,给我买了一碗五分钱的甜酒汤圆,静静地坐在一边看着我吃,我抬头问她:“你怎么不买一碗吃?”她温厚地笑着说:“你吃了就是我吃了,你吃好就行。”我呼啦啦一下把那碗甜酒汤圆全吃进了我的肚子里,一个也没有夹给妈妈尝尝,现在回想,少年时的我是多么不懂事啊!

  妈妈非常孝敬她的母亲(外公早逝),钱再不够用,每月都会从紧张的开支中拿出一份钱给外婆买一斤她爱吃的糖食点心送去,并对外婆再三嘱咐说:“您年纪大了,慢慢留着自己吃,千万别给孩子们吃,他们还小,吃的日子在后头呢!”有一次我嘴馋,偷吃了外婆的点心,被妈妈狠狠打了一顿!懂事以后我才明白,这些糖食点心,其实就是妈妈的一颗孝心。

  妈妈去世后,竟找不到一帧她的照片,因她从不舍得花钱照像,除非工作证要照片妈妈才没办法。为了工作证上的照片仪表好一点,妈妈还特地到当铺买了一件款式好看点的旧衣服穿上。最后,妈妈的遗像我们还是从她的工作证上撕下来的照片放大后挂在墙壁上的,不然,连遗像都没有一张!

  妈妈再苦,却从不吝惜自己的心力和汗水。她在学校当班主任,教两班化学,又兼全校的女生辅导,尽职尽责,一丝不苟。白天忙得不亦乐乎,晚上陪学生自习后还要亲自上女生宿舍查房,待全校几百个女生都安寝完毕后才能回到家里备课、阅卷等,工作常常忙到深夜,每每我半夜醒来,总还看见她在煤油灯下批改作业。由于辛劳加之长期营养不良,造成重度贫血等病,妈妈曾两次晕倒在讲台上,但她仍然带病坚持,倾心鼎力地忘我工作!

  妈妈再苦,却总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一点钱,看到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不论出身与否,见其困难之时,默默地、热心地伸出资助之手。五十年代初期,邻居郑芳和蒋国凤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家里穷,连路费都没有,想放弃读大学的机会。妈妈得知后,当即慷慨解囊,从自己微薄的积蓄中一下就拿出几十元钱来资助她们求学。那个年代几十元可是我们一大家人两个月的生活费啊!妈妈做这些好事的时候从来不张扬,多年后这些受她滴水之恩的学子频频感恩戴德地回报、找寻,我才得知妈妈曾资助过他们。我更理解妈妈这些举动是出于爱才惜才,完全没有杂念、功利,也不求回报的。她常引用胡适先生的话说:“我借出去的钱,从来不指望收回,因为我知道我借出去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永远利益在人间。”

  转眼间,妈妈辞世已经44个年头了。从教31载,妈妈虽然没有给我留下分文物质遗产,但她那质朴、温厚的笑容,那羸弱身躯里潜藏着的无比刚强的力量,那克已无私奉献他人的精神,那恩重如山、沉甸甸的慈母之爱,却时刻浮现在我的心里,让我今生来世都永远无法忘怀!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江慎修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