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场工作人员正精心“剖检”
在当下食品安全受到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情况下,宁乡市民餐桌上的“放心肉”是否真的让人放心,检疫人员是如何通过重重把关,将含有“瘦肉精”等有害物质的猪肉从源头截于市场之外的?2月20日,记者走进我县唯一的生猪定点屠宰场,对“放心肉”的生产过程、检疫过程,以及长年通宵达旦工作在屠宰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探访。
宁乡生猪定点屠宰场位于资源集团生猪科技园内,是长沙市设施最完善、管理最规范、日屠宰量最大的生猪定点屠宰场之一。但凡在宁乡县城各大市场销售,且印有“湖南肉检验讫”的“热鲜肉”,90%以上都出自这里。这里日均屠宰生猪200多头,每年向市场供应的“放心肉”超过7500吨,服务的屠商达70多户。
“放心肉”来自于严格检疫把关
当天下午6时,记者进入屠宰场时,屠宰车间仍是静悄悄的一片,随同的县商务局主管负责人告诉记者,屠宰车间正式开工一般都在晚上11时30分以后,因为只有在凌晨以后应市的猪肉,才是最新鲜最受消费者欢迎的。
而此时的生猪待宰区,已经有大约100多头由各路屠商送来的生猪完成“查证验物”,被关入栏中静养待宰。据现场正忙于为这些待宰生猪进行“尿检”的县畜牧水产局驻场检疫员苏四良介绍,进入静养区待宰的生猪,都必须佩戴打有编号的耳标,并出具由出产地兽医开具的检疫证明,只有“一标一证”齐全,且两者相符,才能进入待宰区。“查证验物”之后即进入宰前检疫。检疫员首先会按10%比例对每批进场生猪进行尿检,通过“瘦肉精快速检测卡”掌握抽检是否含有“瘦肉精”。苏四良告诉记者,生猪是否食用“瘦肉精”,他一眼就能看出来,因为这些“问题猪”往往表现出屁股浑圆、行走不稳、嗜睡懒动等明显特征,然而,对每天的进场生猪他还是做到了“天天检、批批检”,他认为有制度就得好好落实。尿检的同时,检疫员还要观察每头生猪是否有口蹄疫、猪瘟等病理特征,查看其排泄物、精神状态是否正常。经过严格宰前检疫的生猪,才可进入屠宰车间,上线屠宰。
晚上11时30分,原本寂静的屠宰车间已灯火通明,热气腾腾。沙龙畜牧10头经过严格宰前检疫的土花猪被赶入屠宰车间,并在屠宰工人密切协作下,10头土花猪仅半小时就经过放血、脱毛、喷淋洗净等流程,挂上流水线进入“剖检”。此过程中,检疫员要对生猪头蹄、体表、内脏、胴体、旋毛虫等项目进行仔细检查,只有在确认无任何问题的情况下,便往猪身加盖紫色长条形检疫章,以示该肉为经严格检疫的“放心肉”。此后还要经县商务局派驻的工作人员对肉质进行最后检验,再由资源集团工作人员出具一张纸质的《长沙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经检疫、分块的新鲜土花猪肉,随即开始装车入市,分别运往县城和长沙市区各专卖店。此时已是21日凌晨1时40分。
苏四良说,“放心肉”的源头在市场,市场的源头在屠宰场,屠宰场必须把握的关键是检疫,检疫中一旦发现有病理变化的生猪,将会被立即从流水线上取下,在经专业仪器进行确认后,及时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流向市场。
“放心肉”源于一帮人坚守和奉献
“检疫工作黑白颠倒,通宵奋战,程序繁杂,工作十分辛苦,但事关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安全,可以讲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工作间隙,苏四良告诉记者,自己从2003年开始进入定点屠宰场从事驻点检疫工作,至今已有近10个年头。他和另外5名同事一起,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铆在这个岗位,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1小时,一般要从下午5点半一直忙到次日凌晨5点。经他们检疫入市的猪肉,每年都超过7000吨,在时下这种节后的肉市淡季,他们每天至少要完成对150头以上屠宰生猪检疫,而在春节前的旺季,工作任务则更为繁重,尤其冬至当日,生猪屠宰量一般都要达到近500头,他说那时“忙得腿发软”。“工作虽然辛苦,但我们从不马虎,我们驻点10年来从未有不合格猪肉从这里流入市场”。苏四良说同事们都为此感到自豪。
和苏四良及他们的同事一样,默默坚守在定点屠宰一线,为市民吃上“放心肉”而默默奉献的,还有在屠宰场场长工作岗位工作长达16年,且自参加工作便一直在肉食系统工作的张应水。张场长今年58岁,再等两年就要退休,但他几乎每晚都坚守在屠宰一线,指挥调度,将极容易给人以脏乱差印象的屠宰车间管理得井井有条。张场长告诉记者,由于长年熬夜,自己已经习惯了黑白颠倒的生活,担任场长这些年来,让他欣慰的是目前宁乡市场已超过90%是由他们定点屠宰的“放心肉”。目前随着宁乡不断发展,猪肉的消费量仍在不断增加,他说如果将宁乡经开区、金洲新区的企业,以及城区所有中小学的猪肉消费纳入定点屠宰,他们年宰生猪将由现在的7万多头增加到10万头以上,目前他就在谋划对屠宰场的场地、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张场长告诉记者,和自己相比,其实屠宰场的20多名一线屠宰工人更为不容易,他们大多系原县肉食站的下岗职工,可以说是冬炼三九,夏炼三伏,长年累月奋战在黑白颠倒、血水横流、腥味扑鼻的屠宰车间,这种坚守和奉献才最值得尊敬,他希望记者能对他们的事迹进行报道。
完成采访,记者看表时,时针已经指向了21日凌晨5点。这时,大部分经过精心屠宰、检疫和分割的“热鲜肉”已开始源源应市,辛苦了一整晚的工人们也开始脱下一身血水油污的工作服,站到车间外呼吸新鲜空气,吸上一口香烟。记者打开张场长的工作台账,见上面记录着:2月21日,屠宰生猪201头,经检疫全部合格。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刘汉光 廖志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