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粮仓镇49户危改户用最传统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入住新房的喜悦,欢声笑语伴随着鞭炮声让宁静的村落沸腾起来了。在这个乔迁喜日,帮助他们建起新房的部门和企业领导人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明先的带领下前来道喜送贺礼。
助建新家园:不遗余力
元旦前,老粮仓镇共有16户支持新建户和33户重点援建户,为了帮助这些群众顺利住进新房,该镇党委政府广泛发动,不断创新方式,对无力组织自建的重点援建户,采用“三助四包”的形式进行帮扶,即每户明确成立由一名村干部、一名组长、一名退休人员、一名援建对象亲属组成的“四人帮扶小组”,全盘负责掌握资金,主持、帮助援建,组上自发组织助工、助树、助米等形式帮扶;对能组织自建的重点援建对象采用“一主三助”的形式进行帮扶。该镇明确要求干部下村入户进行结对帮扶,从主体动工开始,每天入户指导一次,监管质量,督促进度,确保效果;创办工作简报和手机短讯,将推进情况及时通报到村。以此次活动为切入点,该镇还组织完善好农村水、电、路灯配套,确保危房改建工作取得“干群关系更密切”的实效。
同时,危房改建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援建单位和企业的出资出力。县人大、县住房保障局等部门单位和企业多次入户帮扶,7个援建单位相关负责人多次深入援建对象家中走访了解相关情况,督促建设进度,监督建设质量,并组织召开了多次座谈会,确保了援建资金及时到位。
不忘大恩情:感恩常驻
“党的关心最温暖 助我建设新家园”,喜迁新居的危房改建户邓雪明将这样一面锦旗送到了援建单位住房保障局的相关领导手中,这一刻,他的眼睛泪光闪烁。崭新的房子里,温情在传递,感恩在流动。
邓雪明没有劳动能力,妻子张花香患有肺气肿疾病,几年来一直在家休养。在其新房的后面,我们看到了他们以前住的老房子:几间破烂的土砖房摇摇欲坠。虽然贫困,夫妇二人却从没想过要让孩子们辍学。邓雪明的妻子张花香告诉笔者,她的女儿在读职专,双胞胎儿子在读初中,三个孩子都很争气,都是学校的学生干部,每次考试成绩都排前三名。在他们的新居,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贴在堂屋两边墙壁的一张张奖状。“这就是奔头,这就是希望。”胡明先和随行的人员都为这个家庭感到欣慰。“没有想过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过年,真的感谢党和政府、援建单位和企业对我家的帮助。”邓雪明的妻子张花香说,“等儿子长大了,有出息了,再回报政府、回报社会。”
像邓雪明家一样,老粮仓镇49户危改户全部住上了崭新的房子,用上了崭新的家具家电,崭新的生活已经向他们张开了怀抱。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彭倚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