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收藏了30多年的一张珍贵的“拜年”照片。我把照片用镜框挂在卧室墙壁上。照片、照片,天天看见,使我心情高兴。30多年来,不知看了多少遍,每看一次,伴随而来的心绪激荡与思想碰撞,总是久久不能平息,温馨、贴近、催人奋进。
2009年8月,我和老伴在原工作单位住了几天,和南下老同志吕志敏、老劳模欧仁杰(党的十一大代表、部级劳模)、老党员许启清、全国四届人大代表邓宗范、劳模周厚清等交谈中,回忆了难忘的那一年正月初一。一晃30多年过去了,却记忆犹新,给我们留下的回忆仍是那么清新,那么亲切,那么感情深厚。我把这些回忆进行了整理,认为是一张珍贵的,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好照片。
原湖南省煤炭坝煤矿(现为长沙矿业集团),是明末清初开始采煤,至今已有360多年历史的老矿。解放初,原三个煤矿公司资本家逃走了,工人的生活很困难,宁乡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李瑞山派员救济乃至接收。该矿走过了一条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平凡的路程。从1958年发展成为湖南省重点煤矿,年产煤最高达100万吨,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届省党政领导心系煤矿,和煤矿工人心连心。省领导毛致用、李瑞山、孙国治、万达、董志文、王治国、刘夫生、周政、刘亚南、刘玉娥、孔安明等,经常来矿指导工作,帮助解决煤矿的许多实际困难,使这个矿不断发展壮大,经国家批准为大二型企业,并荣获湖南省“大庆式企业”的光荣称号。我的老领导沈瑞庭同志去年给我来信说“望生同志,您好!送给我的《温故情长》一书收到。谢谢。信中提到瑞山同志去宁乡的事。我记忆犹新,这位令人尊敬的老领导常在我心中……”现在这个矿的职工家属对省委、省政府历届领导心系煤矿,和煤矿工人心连心的故事,记忆犹新。
忆难忘的大年初一的故事发生在1978年。大年初一前夕,省煤炭厅厅长常惠民通知原煤炭坝煤矿党委书记祝文孝到省厅听取毛致用书记、孙治国省长的指示,省委书记毛致用、省长孙国治一行将于大年初一到煤炭坝煤矿,下井给煤矿工人拜年。并强调不要组织队伍迎接,不要放鞭炮,不搞铺张浪费,一切从简。回矿后,立即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指示,对接待工作作出周密安排,由祝文孝、李旭初等陪同省、地、县领导下井,我负责地面接待,和省、地、县公安负责人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大年初一上午九时,省委第一书记毛致用,省长孙治国、省委书记董志文、省煤炭会战指挥部副指挥长喻昭永和省相关厅局长及益阳地委书记詹顺初、益阳军分区司令员时宝庆,还有相关局长、宁乡县委书记宇庆华、县委副书记陶季斌、刘胜义等准时到达矿部。下车后,与正在等候的矿党委成员、劳动模范、工区、地面单位部分负责人见面,一一握手,相互问好,相互拜年,一同步入三楼大会议室。休息片刻后,孙国治同志提出先到井下向采煤工人拜年。省、地、县领导头戴矿灯帽、身穿工作服,脚穿橡胶鞋,在矿领导的陪同下,乘车到五亩冲工区,下车后,与正在等候的工区领导杨家迪、许启青一同乘灌轮下井,泥一脚、水一脚来到1204采煤工作面,见到采煤工人笑嘻嘻的走上前去,一一握手,毛致用放开嗓门大声说:“同志们好!春节好!我们向你们拜年来了!”工人们接着高呼:“毛书记好!孙省长好!领导们好!”毛致用紧握住采煤队党支部书记周厚清、队长刘伯勋的手,动情地说:“你们辛苦了,大年初一还在辛勤劳动,为国家作贡献,我们向大家拜年来了。”顿时,井下一片沸腾,欢呼声,祝福声,采煤机的轰隆声,汇成一首新年迎春交响曲,大家无不感到欢欣鼓舞,湘煤32支队党支部书记周厚清、队长刘伯勋向毛致用书记,孙国治省长汇报了他们使用机械化采煤,成倍提高出煤率的情况,一个月能产煤1.5万吨,孙省长连连点头称赞说:“你们是湖南煤矿中的先锋,带头使用机械化采煤,为湖南煤矿大显了风采,作出了贡献,值得学习。”接着,毛致用书记和工人们一起参加劳动,用炭靶子退煤十几分钟,离开采煤工作面时,还向工人挥手致意。
中午12点,省、地、县领导和矿领导一道,陪16位劳动模范共进午餐。中餐确实简单,因有北方同志,桌上摆着饺子、包子、馒头、面条和几个菜,几瓶白酒。大家心情非常高兴,都频频举怀相互敬酒。特别是孙治国省长特意把从家里带来的具有北方风味的水饺,要厨房大师傅蒸热,亲手送到每位劳模和大家面前,要大家品尝,劳模们吃得津津有味,有说有笑,午餐虽很简单,却沉浸在欢乐之中,都说:“这是一个难忘的大年初一。”
午餐后,毛致用同志不顾劳累,到党委书记祝文孝家里和劳动模范肖志夫住的宿舍里拜年,在职工、家属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都说:“毛书记真关心我们煤矿工人!”
下午两点,召开了座谈会,矿领导汇报了工作情况,接着省领导反复强调“今天,我们到煤炭坝来,一是向干职工、家属拜年,来慰问大家;二是来祝贺,你矿被命名为大庆式企业,名符其实,可喜可贺,希望戒骄戒躁,再创辉煌。”时过5点,大家在办公大楼会议室合影留念后,矿领导、劳模、工区负责人和省、地、县领导一一握手告别。
弹指之间,三十多年一晃即过。人生是如此真切,历史是如此可感,毛致用书记一行大年初一来煤炭坝拜年的故事仍然宛若在目。(作者系长沙矿业集团年逾八旬的离休干部)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彭望生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