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戴震寰)他,浑身上下总有使不完的劲,把群众的每件事都努力做到极致。他,始终捧着一颗忠党、爱党的赤诚之心,始终把为民、利民刻在脑海、扛在肩上、抓在手里。他就是巷子口镇扶峰村村主任周友生。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慷慨激昂。村民罗尚兰至今清楚地记得,2006年,周友生被村民们推选为村支部书记后,第一件事就是和他一起到村里挨家挨户跑一遍,听听群众的意见。
扶峰村位于我县的西部山区,占地面积6.7平方公里,共辖18个村民小组,人口2495人。区域内山多田少,水田面积仅1300亩,且大部分是冷浸水田。大部分村民生活在大山之中,交通十分不便,群众十分迫切地希望村里能把进出村庄的主路给修好。
修路的事情很快摆到了村级“两委”的议事日程。周友生和村干部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反复商讨修路的具体事宜。“无论多难,一定要带领乡亲们将路修通!”周友生表示,虽然村民们都有修路的愿望,但修路资金和建设用地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6.7公里的宁安公路建设涉及沿线80余户村民,其中还有三户人家的房屋需要部分拆除。”周友生感概,村里修路是个大事,修路要占用村民的山林、土地,甚至牵扯到猪圈、厕所、房屋等,对于土地比较看重的农村人来说,工作非常难做。
一次做不下来两次,两次做不下来三次,到最后做下来为止。就这样,周友生带着村班子成员挨家挨户的讲道理、做工作。周友生说,由于村上经济困难,他都明确和村民说明,拆房子、征地没有任何补助。结果,包括要部分拆除房屋的三户人家在内,大家都愿意无偿拆房、征地修路。“多的捐了16000多元,少的捐了100元。”周友生告诉记者,村民们对修路的热情很高,总共筹集了70余万元,为公路启动建设提供了资金。
宁安公路全长6.7公里,连接安化和巷子口集镇。在村里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带领大家修路,这在当时是十分需要魄力的。当年周友生为了修这条路,带领村里的4位村干部四处争资借钱,用了两年时间修完这条路后,村上欠债100多万,被大家戏称“周百万”。“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外争资,三分之一的时间监督修路。”周友生回忆起来也说,当时修路压力大到晚上都会偷偷地流泪。
周友生在扶峰村工作了21年,为当地群众服务了21年,在这21年里,为了让当地群众尽快的脱贫致富,他带领村民种植烟叶、药材,引进水果种植产业、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庭院经济,为扶峰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得知周友生上交辞职报告不参与此次竞选时,村民们都十分不舍。
“主动辞职是为了给年轻干部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周友生回头望了望自己工作服务了21年的扶峰村,眼中也满满地都是舍不得,但是他说他相信,在新一届村委班子的带领下,扶峰会越来越好。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戴震寰
编辑:陶湘